-
超級海上油氣“處理廠”重生記
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P67:位居世界最大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之列,總長314米,總寬74米,甲板面積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最大產油量15萬桶/天,儲油量160萬桶,天然氣處理能力600萬標方/天,配有可供158人作業的生活樓及直升機平臺。它的最大排水量達35萬噸,相當于“遼寧號”航空母艦的5倍,最高年產量相當于四分之一個大慶油田,是名副其實的超級海上油氣“處理廠”。當地時間8月30
2018/08 118
-
銻化物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研究取得進展
銻化物半導體激光可以實現1.8μm-4μm的中紅外波段激光輸出,具有體積小、效率高、電驅動直接發光等優點,是中紅外激光技術領域的前沿研究熱點,在紅外光電技術、化學氣體及危險品監測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并可作為中紅外光纖激光器的種子源和同帶泵浦光源。然而,由于銻化物半導體材料較低的熱導率和高空穴遷移率導致的側向載流子泄露,使得銻化物半導體激光器效率低、光束質量差、溫度穩定性差。 &nbs
2018/08 63
-
X射線成像技術在醫學診斷、國防工業、核技術和輻射安全檢測等眾多領域均有著重要的應用
據介紹,X射線成像技術在醫學診斷、國防工業、核技術和輻射安全檢測等眾多領域均有著重要的應用。閃爍體材料是X射線技術應用中的核心器件,它可將高能X光子轉化為低能量的可見光,以實現X射線檢測與成像。目前絕大多數的閃爍體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煅燒合成,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對X射線光子能量的轉化效率有限,同時其輻射發光波長也不易調控。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含有銫和鉛重原子成分的鈣鈦礦納米晶閃爍體具有較強的X射線吸
2018/08 59
-
實現同時關閉探測效率漏洞和定域性漏洞的貝爾不等式檢驗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的支持。論文鏈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1.080404試驗裝置圖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范靖云、馬雄峰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和日本NTT基礎科學實驗室合作,利用遙遠星體產生隨機
2018/08 77
-
天涯海角都能發信息!幸虧有北斗
8月25日7時5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茫茫太空又新增兩顆中國“北斗星”。這次發射的北斗雙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也是我國第11、12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之前說了北斗的定位、導航和授時功能,其實,北斗的“短報文”服務更牛!這可是北斗的獨門絕技,GNSS俱樂部里其他小伙伴都沒有這本事:基于北斗系統的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以及位置報告功能,可以提供全國
2018/08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