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斯夫在不同等級聚酰胺6組合的基礎上,推出一種泡沫顆粒
這種材料具有耐高溫、硬度和強度高等諸多優點,在與燃料、油和潤滑劑接觸時,表現出優異的耐化學性。此外,得益于閉孔泡沫結構,材料的抗壓強度增強,可以在高機械要求環境下,滿足相關碰撞組件的使用條件。塑件密度在150至600g / L之間,可作為輕量級部件。巴斯夫研究工程師Daniela Longo-Schedel表示:“巴斯夫延續了開發顆粒泡沫的悠久傳統,現已成功生產各種原型。由于耐熱性和可調整機械性能
2019/12 李俊 98
-
三維(3D)打印近年來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研究,并已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制造技術
這種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對零件的設計和制造方式的認識。其應用已從快速復制原型擴展到人體組織工程,電子設備,軟機器人和高性能超材料等領域。這篇文章總結了3D打印技術的最新進展研究,以供各位同行參考。1. Nature:Voxelated soft matter via multimaterial multinozzle 3D printing在目前研究實踐中,基于噴墨的三維(3D)打印是唯一能夠廣泛使
2019/12 李俊 124
-
上海市腐蝕科學技術學會正式成立,是全國成立j較早的省市級腐蝕與防護領域的專業學會
砥礪前行40載——《腐蝕與防護》雜志的風雨歷程上海材料研究所 楊 武1979年10月,上海市腐蝕科學技術學會正式成立,是全國成立最早的省市級腐蝕與防護領域的專業學會。學會成立后決定要做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出版一份自己的刊物《腐蝕與防護》。在學會理事長石聲泰教授的倡議和親自組織領導下,編委會和編輯部的組建、刊物的組稿和編輯出版、相關的申報手續等籌備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順利推進。學會正式成立約半
2019/11 李俊 89
-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在柴油污染修復方面取得進展
柴油在開采和運輸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少泄漏到水體和土壤中,造成環境污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在柴油污染修復方面取得進展,他們研制出一種可高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柴油的新型納米修復劑。國際環境科研領域學術期刊《總體環境科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的相關論文。據了解,柴油中含有較難降解的芳烴,會影響水生生物和農田作物的生長,柴油污染修復也是當前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之一。傳
2019/07 李俊 140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課題組利用二維層狀材料開發出一種手性分離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課題組利用二維層狀材料開發出一種手性分離膜,可以“抓住”左旋手性分子,“放過”右旋手性分子,分離效率高達89%,并有望產業化。該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西游記》中,六耳獼猴和孫悟空站在一起,上天入地都難以分辨,最后只有如來佛篩選出假悟空真六耳,保證了西行的順利進行。在生物分子中,也存類似情況,即所謂不同手性的同分異構體(對映異構體)。兩個分子的化學式一模
2019/07 李俊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