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學所等制備出多尺度螺旋結構的導電材料/聚合物復合材料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具有重量輕、變形能力強、易集成于穿戴衣物等特點,在醫療、健康、人機交互、軟體機器人等領域具有應用前景。提高導體和傳感器的變形能力,保證其優異的電學性能,是該領域研究的重點問題。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柔性材料、結構與器件力學課題組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設計并制備出具有多尺度螺旋結構、大變形能力以及高穩定性的導電材料(碳納米管CNTs)/聚合物(聚氨酯PU)
2020/10 bypi 43
-
3D打印液晶彈性體可造出變形結構使軟機器人和可穿戴設備更易實現
導讀:據悉,由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Shengqiang Cai帶領的研究團隊,于9月25日在Science Advances上介紹表明,通過控制3D打印液晶彈性體的印刷溫度,他們可以控制材料的剛度和收縮能力/致動度。而且,它們能夠通過加熱來改變同一材料中不同區域的剛度。液晶彈性體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LCEs)能夠產生大的可逆驅
2020/10 bypi 59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 生物高分子/質粒DNA復合微球應用于環境水文多污染源示蹤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在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國際權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關于DNA示蹤劑在環境水文污染源示蹤方面的最新成果。該研究以質粒DNA為模板,采用生物高分子進行物理保護,并添加磁性納米顆粒增強其回收能力,所制造的DNA示蹤劑具有極高的檢測靈敏性和特異性,為環境水文多污染源的示蹤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并在河道
2020/06 bypi 67
-
美國兩大院士Science合作后,光響應水凝膠再突破!
人們對開發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軟物質以產生機械功和激活自主運動非常感興趣。這種材料模仿生物結構,可以作為人工肌肉骨骼組織和無線軟機器人。各種外部刺激都是有可能的,如熱、pH和氧化還原反應,但是鑒于光的非侵入性和定位刺激的可能性,光尤其具有吸引力。在2017年的一篇發表在Nature論文(復旦大學俞燕蕾教授發表評述,見下圖),Broer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種基于偶氮苯衍生物的液晶彈性體(liquid
2020/06 bypi 76
-
焊接熔深拋光及腐蝕液配比
2020/06 bypi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