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獲得國際互認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四
今年5月20日是第19個世界計量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中央20日共同舉辦2018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主旨發言中說,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獲得國際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四、亞洲第一,在長度、溫度、電學等國際單位重新定義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為“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張茅表示,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是人類利用自然法
2018/05 lijun 55
-
拉曼光譜助力 新型光學納米孔器件有望用于快捷測序
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9日發表公報說,該中心成功開發出一種能直接讀取單分子DNA(脫氧核糖核酸)堿基的新型光學納米孔器件,有望用于遺傳學研究快捷測序。據介紹,新型器件結合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和納米孔流體技術,能以超高分辨率,實現無標記檢測DNA中的遺傳編碼以…。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9日發表公報說,該中心成功開發出一種能直接讀取單分子DNA(脫氧核糖核酸)堿基的新型光學納米孔器件
2018/05 lijun 56
-
異種金屬焊接的經典常識
一、異種金屬焊接存在的問題異種金屬焊接所存在的一些固有問題阻礙了它的發展,如異種金屬熔合區的構成和性能,異種金屬焊接結構的破壞多半發生在熔合區,由于靠近熔合區各段上焊縫結晶特點不同,又易形成性能不好的、成分變化的過渡層。另外,由于處在高溫的時間長,這一區域的擴散層會擴大,會進一步使金屬的不均勻性增加。而且異種金屬焊接時或焊后經熱處理或經高溫運行后,經常發現低合金一側的碳通過焊縫邊界向高合金焊縫中“
2018/05 lijun 89
-
3D打印玻璃鏡片媲美商用產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首次借助3D打印技術,利用自行研制的“墨水”,成功制造出了光學性能優異的玻璃鏡片,可與市場上現有商用產品媲美。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先進材料技術》雜志上。研究人員解釋,由于玻璃的折射率對其熱歷史相當敏感,因此很難確保從熔融狀態打印的玻璃擁有人們渴望的光學性能。在新研究中,他們將自主研發的材料變成糊狀形式,然后加熱整個打印物形成玻璃,使得
2018/04 lijun 60
-
我國科學家創新研發第三類存儲技術--半浮柵結構晶體管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周鵬團隊實現了具有顛覆性的二維半導體準非易失存儲原型器件,開創了第三類存儲技術,解決了國際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中“寫入速度”與“非易失性”難以兼得的難題。4月10日,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據了解,目前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易失性存儲,例如計算機中的內存,掉電后數據會立即消失;第二類是非易失性存儲,例如人們常用的U盤,在寫
2018/04 lijun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