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
記者從中科院等離子體所獲悉,這些實驗參數將為人類利用核聚變清潔能源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讓人類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堅實的一步。EAST是中科院等離子體所自主設計、研制并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人造太陽),瞄準未來聚變能商用目標的關鍵科學問題,近年來在高性能、穩態、長脈沖等離子體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2018年度EAST物理實驗持續經
2018/11 116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7日通過有著地球“第四極”之稱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洋面,向南極行進。
當地時間7日6時20分,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航行在北緯10度45分、東經141度57分時,根據電子海圖測算,其距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53.7海里。“雪龍”號通過的海域位于海溝最深處的西面。根據海圖,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水深10924米。 “雪龍”號在海洋最深處“挑戰者深淵”西面經過近年來,中國深海裝備與科研發展較快。2012年,中國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馬里亞納
2018/11 151
-
響應型水凝膠在軟濕驅動器、人工肌肉、醫療器械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水凝膠驅動器一般由響應型水凝膠制備,具有不對稱構筑結構,在電、熱、光、pH 等刺激作用下,會發生體積或形狀變化。通過對器件結構進行精確設計,可實現簡單的抓取、釋放、行走等動作,但耗時長(一般需要數分鐘至數小時)。與工業中常見的電機驅動、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相比,如何提高水凝膠驅動器驅動能量轉化效率、提高驅動速度,是水凝膠驅動器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肌肉是典型的柔性生物驅動器,通過收縮和快速伸長而產
2018/11 172
-
世界科技界將齊聚法國凡爾賽,對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提案進行表決
如果提案被通過,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中的4個,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全部改由自然常數定義。這將是1875年《米制公約》簽署以來,國際測量體系面臨的最重大變革,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影響深遠。以下宣傳片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出品:附旁白:Our home.我們的家園We’ve come so far…我們遠道而來……But how did we get here?可我們是怎么到
2018/11 134
-
2D氮化鎵(GaN)因其量子限制效應能夠實現深紫外發射,激子效應和電子傳輸性質而備受關注
目前獲得的2D GaN僅可以作為原子級薄量子阱或納米級島的嵌入層存在,限制了其固有特性進一步探索。武漢大學付磊課題組首次報道了2D GaN單晶的成功生長,并研究了GaN單晶在2D極限下的性能。使用尿素作為氮源,通過CVD的表面限制氮化反應(SCNR)在液態金屬Ga上進行生長微米級2D GaN單晶,并證明2D GaN具有均勻增量晶格,獨特的聲子模式,藍移光致發光發射和提高內部量子效率,為以前的理論預
2018/11 113